苏州“越野跑大神”误食毒蘑菇身亡,敲响野生菌食用警钟

发布于:2025-08-16 阅读:0
苏州著名越野跑爱好者“爱抚人生”,徒步采野蘑菇食用后中毒身亡。他曾发视频分享采蘑菇经历。法医锁定“嫌疑菇”为欧式鹅膏。专家提醒,非专业人士勿采吃野蘑菇,误食要马上就医,为热爱自然者敲响警钟。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苏州一位网名“爱抚人生”的著名越野跑爱好者,因误食有毒野蘑菇,不幸中毒身亡。

越野跑大神

8月9日,“爱抚人生”和朋友去苏州旺山徒步。在一处松树林休息时,他们看到路边石头上有几个胖乎乎的蘑菇,很像平菇,同行者称可以吃,他们便采了一些带回家。当天中午,他将蘑菇做成菜肴端上餐桌。

然而,午后他就感到身体不适,先是隐约恶心、肚子疼。他先到附近小医院挂水,以为撑一撑就会好。但情况并未好转,随后转去大医院。他中毒情况十分严重,全身发黑。由于可能未及时告知医生有误食野蘑菇的情况,耽误了抢救,病情不断恶化。11日,他被送入ICU病房,12日上午不幸离世。

“爱抚人生”去世后,苏州的越野爱好者群纷纷悼念。8月9日徒步回来,他还发视频分享“采蘑菇的小经历”,笑容自然。谁能想到,这顿看似平常的“平菇”家常饭,竟成了诀别。

误食毒蘑菇

后来,法医从他手机相册里锁定“嫌疑菇”为欧式鹅膏。这种毒蘑菇与食用平菇“九分像”,最大区别是菌柄基部膨大像小球,常埋在泥里或落叶下,不仔细查看很难分清。

菌物研究者表示,野外蘑菇常多种“混生”,可食用蘑菇比例不高,有毒蘑菇虽占比小,但足以让人付出沉重代价。许多毒蘑菇长得体面、味道也不错,却暗藏致命危险。

吉林农业大学菌类作物专业博士生朱力扬指出,“全身发黑”症状可能是蘑菇具肝毒性或影响血液循环。她提醒,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要凭主观经验辨认。

入夏以来,野生菌生长旺盛,采菇人增多。多地都发生了误食毒蘑菇事件。5月29日,湖南永州付先生一家六口吃自采“灰花纹鹅膏”,全家入院,5岁孩子因肝脏受损离世;7月11日,上海杨先生采回致命鹅膏,妻儿食用后送医,他自己随后也出现症状。

野生菌安全

为防止类似悲剧发生,杭州西溪湿地发布公告,严禁在湿地及周边采蘑菇,还组织了巡查。医院也收治了不少误食野蘑菇的患者。

专家强调,非专业人士面对野蘑菇,唯一安全规则是不采、不吃、不送、不收。若不幸误食,要马上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情况。为人父母,更不能让孩子参与“找蘑菇”游戏。

自然既给我们带来美景,也暗藏风险。面对蘑菇,我们要保持谦卑、克制,拒绝“新鲜”诱惑,这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愿“爱抚人生”安息,也希望大家记住这次教训,远离野生毒蘑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越野跑大神 误食毒蘑菇 野生菌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