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贴:文创界的顶流新宠

发布于:2025-08-02 阅读:0
近年来,冰箱贴成文创爆款。在义乌,工厂忙生产,商贸城众多店铺售卖。它兼具实用与文化传播价值,设计空间大,如三星堆冰箱贴热销。还有DIY冰箱贴走红,各地博物馆、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款式,成为游客“标配伴手礼”,持续打造“可带走的文化”。

在当下的文创市场中,冰箱贴无疑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无论是在热闹非凡的景区,还是宁静雅致的文博场馆,冰箱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了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伴手礼与纪念品。

冰箱贴

浙江义乌,作为冰箱贴生产的重要基地,当地的工厂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贴纸、覆膜、包装等工作。厂家工作人员介绍,眼下的订单十分火热,许多客户为了抢占市场,早在今年五月份就提前下单。进入暑期后,市场需求进一步攀升,不少客户追加急单,要求尽快出货。

记者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仅在一区,销售冰箱贴的店铺就有上百家。商家表示,冰箱贴之所以能成为爆款文创产品,主要得益于其兼具实用性与文化传播价值,而且在设计方面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例如三星堆黄金面具冰箱贴,销量高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15万到20万个。

在创意上,冰箱贴的设计者们更是各展所长,不断推陈出新。金属、木质等多种材质被巧妙运用到冰箱贴的制作中,还有各种能够“动起来”的创意款式应运而生。设计师们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冰箱贴,进一步打开年轻人的市场。

文创冰箱贴

除了义乌的工厂忙不停,各地的博物馆和景区也在积极推出特色冰箱贴。在苏州博物馆,以馆藏画作《紫藤水鸭图轴》为灵感设计的凉扇承载着江南独有的夏日韵味,而“鹤桃”萌趣挂件则从馆藏画作《缂丝鹤桃》中汲取灵感。在扬州瘦西湖景区,“五亭桥”和“大运”系列的文创雪糕以盲盒的形式销售,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以六朝时期“人面瓦当”为造型的雪糕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来自六朝的微笑”,而以镇馆之宝“青瓷莲花尊”为原型的冰箱贴,则将古老的雅致定格成了日常。

今年暑假,甘肃省博物馆内以“铜奔马”为核心IP打造的文创空间首次亮相。游客不仅能与文物“共度夏日时光”,还能动手DIY,将馆藏元素与地方特色“打包带回家”。其中最受欢迎的要属一款可以让游客自行设计的冰箱贴——“摇摇乐”冰箱贴。游客挑选一个外壳,把喜欢的摇粒装进去,一个独一无二的冰箱贴就诞生了。这款产品一上线便广受欢迎,特别是对于有选择困难的游客,这里不再是“二选一”,而是将喜欢的元素一键打包带走。

可供DIY的素材丰富多样,有博物馆的各式馆藏文物,逛完展可以把喜欢的文物装进冰箱贴里“带回家”;还有地道的甘肃味道,如洋芋、冻梨、人参果等;以及属于兰州的城市名片,如多巴胺配色的出租车、经典的兰州牛肉面等,各种元素可以自由组合成为一份属于自己的旅行纪念。

DIY冰箱贴

近年来,平价且便携的冰箱贴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标配伴手礼”。为避免同质化,各地博物馆从材质到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为例,它以珍贵馆藏“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上市三个月后销量飙升至近8万个。

冰箱贴的火爆,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喜爱,也体现了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在经济环境波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一方面,一部分消费者渴望更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展现出消费升级的倾向;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则更加青睐性价比出众的产品与服务。冰箱贴小巧实用、便于携带、价格亲民,还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自然容易成为年轻人旅行途中的“新宠”。

从冰箱贴的火热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创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注重创意设计、文化内涵和实用性的结合。同时,企业也应该捕捉消费者的精细需求分化,挖掘丰富的场景,讲好商品背后的故事,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功能性需求和情感共鸣。相信在未来,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将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的回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冰箱贴 文创产品 旅游纪念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