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欠费催缴引热议,运营商回应系善意提醒

发布于:2025-07-31 阅读:0
近日,温州市民徐女士晒出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称逾期或影响多项权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宽带欠费未纳入征信,短信多为提醒,各网点表述或有差异。发改委也表示,一般企事业单位无认定“严重失信主体”职能。

近日,温州市民徐女士在微博晒出的一条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短信中提到,因欠费已逾期,徐女士身份证信用材料可能将无法购买高铁、机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会影响子女求学、支付宝收付款使用等。

宽带欠费

这样的内容着实让人惊讶,“不能买高铁票、不能买机票、连医保养老都受限”,这些通常只在失信惩戒新闻里出现的字眼,竟和宽带欠费联系在了一起。《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显示,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等惩戒对象,会依法依规限制相关消费行为,像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还会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失信信息的采集由多个部门和机构共同负责,包括法院系统、信用管理部门等。常见于民事执行领域,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会将其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也就是“老赖”,并对其实施限制高消费。不过,“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确定必须基于相关法律法规,且经相关公共管理机构认定,一般企事业单位不具备相关职能。

个人征信

记者根据徐女士短信上的固定号码,联系了温州电信工作人员。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称,信息是营业厅发的,违约长期欠费、一直不缴的话,会在个人名下留下征信记录,欠费若不及时处理,系统会自动上传。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将宽带欠费这部分内容纳入到征信中。假如有欠费,只要把钱缴了,问题不大。短信主要起到善意提醒的作用,可能各个网点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所不同。

此回应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运营商催缴手段用词过猛,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也有人呼吁运营商应统一规范催缴话术,让用户清楚了解欠费后果,避免误解。

运营商回应

事实上,大家并非不愿缴纳宽带费用,只是希望在面对这类通知时,能有更清晰、准确的信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准确和规范十分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部门,在发布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时,都应做到表述严谨、清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需要及时关注费用缴纳情况,避免因小失大,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宽带欠费 催缴短信 个人征信 运营商回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