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内卷式”竞争:从“卷价格”转向“优价值”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1
近期,外卖平台“低价换市场”引关注。有人认为平台“内卷式”竞争让消费者受益,实则长期看弊端多。如“仅退款”“价格战”,短期福利难长久。整治“内卷式”竞争,引导平台转向“优价值”,才能实现多方共赢,推动行业升级。

近段时间,一些外卖平台“低价换市场”“以价换流量”的行为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市场监管部门也已约谈相关企业。如今,平台“内卷式”竞争现象愈发普遍,有人觉得这种竞争能让消费者受益,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平台内卷式竞争

以“仅退款”服务为例,消费者收到货后若遇货不对板等情况,可一键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短期内,这看似减少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让消费者受益。但从长远看,个别消费者会钻规则漏洞“薅羊毛”甚至“恶意退款”,平台则将售后成本转嫁给商家。商家无奈采取低质低价策略,降低服务品质,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损害消费者利益。

再看“价格战”,平台之间“卷价格”,短期内消费者能享受一些“福利”。然而,每一轮“烧钱大战”结束后往往伴随着涨价。长期而言,无论是服务品质还是商品质量,“内卷式”竞争对消费者都是弊大于利。

当前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为“争流量”不断出招。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质量过硬、价格公道的商品和服务,这也是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关键。平台服务创新应营造有活力、有秩序、更公平的消费生态,避免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

优价值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竞争是发展动力,但整治“内卷式”竞争并非不要竞争,而是要引导企业找准定位,开展差异化竞争,走创新发展之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内卷式”竞争通过过度压低价格获取市场份额,不仅给自身带来经营压力,还会让行业陷入有量无价的困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车企发出倡议,禁止恶性竞争;上海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这些举措都是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明确相关规则。从“原地卷”到“向上攀”,需要技术赋能,也离不开法治保障、机制创新。企业练好内功,行业协同共建,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平台内卷式竞争 卷价格 优价值 消费者权益 行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