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服用不当风险大,夏日用药需谨慎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1
夏日藿香正气水常被用于祛暑,但近期多起服用后送医事件敲响警钟。它含酒精,与头孢等联用会致中毒,高血压患者联用也有风险。并非所有中暑都适用,还介绍服用禁忌及应对方法,助您夏日科学用药。

夏日炎炎,藿香正气水本是人们常用的祛暑良药,然而近期却有多起因服用藿香正气水而被紧急送医的事件发生,为大家敲响了安全用药的警钟。

藿香正气水

此前,福建有多位患者的遭遇令人警醒。一位55岁患有高血压的王大爷,平时规律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良好。某天受凉后,他自认为是感冒或中暑,便自行购买并服用了一瓶藿香正气水,1小时后照常服用降压药。结果2小时后,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心跳加速、冷汗涔涔、面色惨白。家属紧急测量血压,发现其血压大幅下降,心率明显加快,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王大爷服用的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与硝苯地平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硝苯地平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急性低血压。

还有福州的陈先生,因发热、咳嗽前往医院就诊,并接受了静脉输注头孢西丁钠的治疗。就诊结束后回家途中,他感觉发热、胸闷、腹胀,判断自己中暑了,便购买藿香正气水口服了一支。约15分钟后,他开始感到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头痛头晕,之后突然昏厥倒地,被送至医院抢救,经诊断是发生了双硫仑样的中毒反应。

用药风险

为什么藿香正气水会带来这些风险呢?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相关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陈明解释,藿香正气水作为夏季常用药,其40% - 50%的酒精含量常被忽视。当藿香正气水与降压药联用时,可能引发多种风险。一是血管“过度放松”,血压断崖式下跌。酒精本身能扩张血管,与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或缬沙坦等降压药联用时,会叠加降压效果,导致低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跌倒,甚至休克,尤其老年人体位改变时风险更高。二是中枢神经遭“双杀”,反应迟钝风险增加。若降压药含可乐定、利血平等中枢抑制成分,与酒精合用会加重嗜睡、眩晕,严重影响驾驶或操作机械的安全性。三是肝脏代谢“打架”,药效失控。酒精与降压药均依赖肝脏代谢,二者竞争酶资源,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异常,血药浓度忽高忽低,疗效难以预测。

此外,藿香正气水与头孢类药物联用时,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这种症状多在两种药物联用的5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患者轻则出现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重则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因此,服用藿香正气水后的7天内,都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

那么,所有“藿香正气”家族都含酒精吗?并非如此。藿香正气水乙醇(酒精)含量为40% - 50%,相当于40度的“酒”,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乙醇。对于酒精过敏的患者,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药性较为峻猛,服用时刺激感强,而藿香正气口服液药效更温和,口感也较好接受。此外,藿香正气家族成员中还包含了胶囊、软胶囊、正气滴丸等,它们均不含酒精成分,药效也类似于口服液,相对温和。

中暑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并不是中暑的万能神药。中医把中暑分为“阴暑”与“阳暑”,两者的成因和治法都不同。“阴暑”是在天气炎热时过度贪凉所致,空调温度过低、电风扇强吹,都会导致寒邪侵袭肌表、热闭于内而致病,典型表现为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阴暑者可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阳暑”是长时间在户外暴晒或在高热密闭环境中,出现头晕、倦怠、口渴、眼花、大汗、胸闷、心烦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晕厥、意识障碍等,阳暑者应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可用白虎汤、十滴水等,也可用浸过凉水的毛巾擦拭身体,适当食用一些西瓜、绿豆糖水等缓解中暑症状。

专家提醒,藿香正气水并不能预防中暑,而且其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有过多例临床研究报道,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且少年儿童患者占比较高。儿童服用藿香正气水的用量,需根据过敏史、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判断,谨慎用药,必要时建议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该药使用不当,容易引起肝脏等器官损害;如果辨证错误,则可能延误患儿治疗时机,引起病情加重。

在服用藿香正气水时,还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服用后不宜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进行高空工作。老人、孕妇、幼儿等体质较弱者,对酒精过敏者及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均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总之,在炎炎夏日,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藿香正气水的功效和风险,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避免因用药不当而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如果出现中暑症状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藿香正气水 用药风险 中暑 双硫仑样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