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都不想谈了”!新股民跑步入场,悲喜交织逐梦股市

发布于:2025-08-16 阅读:0
近期,A股行情火热,新股民跑步入场。7月上交所新开户数同比大增,沪指突破多关口。然而市场波动让新手悲喜交加,如布丁、刘明、王小薇等经历了盈利与亏损。专家称赚钱效应等吸引资金,同时提醒投资有风险,年轻人还把股市当情感寄托,甚至对恋爱失去兴趣。

在当下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股市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期,A股市场行情异常火热,吸引了一大批新股民纷纷入场,他们怀揣着财富梦想,踏入了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领域。

新股民

据上交所统计,7月新开户数量达到了196万户,同比增长71%。市场犹如一台推土机,轻松碾过3500、3600点两大整数关口,行情一片大好。但很快,新手们就迎来了投资生涯的第一次考验。7月31日和8月1日,市场突然调整,沪指从3600点之上下杀至3550点附近,这让许多新手措手不及。

我们找到了几位年轻的新股民,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布丁是一名办公室文职人员,33岁,股龄仅30天。她习惯用夸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赚钱时“开心死”,亏钱时“难受死”“哭死”。布丁从小红书、抖音获取股市信息,操作风格生猛。入市一个月,她追过海南自贸概念,买过恒生科技ETF,也试探过军工、机器人与稀土板块,每次买卖不超过三天。有一次炒恒生科技ETF,她只赚了几分钱就卖掉了,朋友都惊讶她把基金做成短线。最初让她赚到6块钱的机器人ETF,也被迅速卖掉,后来这个基金连续上涨,她尝到了“踏空”的滋味。在7月末市场调整中,布丁仓皇退场,反复对朋友说自己不适合炒股。周末她刷小红书,发现“稳定币”概念,筹集资金准备进场。8月5日,她追高买入东信和平,半小时后股票涨停,收益很快达到30%,这让她进入了“新手膨胀期”,甚至开始羡慕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

股市

26岁的软件工程师刘明,股龄60天。6月的一天,他在朋友的影响和社交平台股市神话的诱惑下,将6万存款投入股市。开户时他连页面数据都看不懂,但决定边学边做。他一开始买朋友推荐的股票,开盘后看到绿色数字心凉半截,但依然期待未来能赚回来。刘明总在融发核电和宁波海运两只股票上操作,有次抛掉后股票又涨了。后来华菱线缆中标项目,他的账户盈利3000多元,这让他压力一扫而空。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心态逐渐平和,不再因短期涨跌而情绪波动。

30岁的文艺工作者王小薇,股龄240天。她原本是基金投资者,在2024年“9·24”行情后的国庆假期开户进入股市。刚开始她面对涨停的大盘不知所措,后来凭借从新闻资讯、社交网络和股友那里学来的知识,从1万元本金起步,不断加仓。今年4月,全球资本市场暴跌,她亏损1万多元,此后把银行理财的钱投入股市补仓,到7月中旬回本,账户本金超过30万元。8月大盘重新上攻,她盈利2万多元,盘算着可以买个包了。现在她每天醒来就期待开盘,对谈恋爱也没了兴趣,股市的刺激成了她的情感寄托。

8月15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高,超46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集体大涨,PEEK材料概念也表现出色。主力资金流入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流出银行、食品饮料板块。

专家表示,近期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投资者交易热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显著的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二是政策利好,市场信心持续修复;三是资产再配置需求扩大,居民储蓄向权益资产转移。但市场火热背后也暗藏风险,8月中上旬进入业绩披露期,部分涨幅过大的题材股面临调整压力。业内人士提醒新股民入市要谨慎,理性投资,还需警惕非法荐股陷阱。

投资

此外,年轻人对恋爱的疏离也成为一个现象。心理专家分析,这背后有回避型依恋的自我保护、高质量的独处体验、现实压力挤压情感需求、对婚恋祛魅后的清醒以及内在能量不足等原因。股市正成为新一代的情感寄托,这些新股民在追逐财富的路上,经历着悲喜交加,也在探索着自我和生活的多样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新股民 股市 投资 情感寄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