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富第一省”浙江:人均收入领跑背后的奥秘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0
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创新高,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杭州、绍兴、嘉兴等地表现亮眼,即便‘穷市’丽水收入也超5万。浙江靠发达民营经济、新兴产业及均衡发展成‘民富第一省’,但部分县仍待破局,目标2027年所有县居民收入超全国平均。

浙江,一个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领域屡创佳绩的省份,再次凭借出色的居民收入数据吸引了全国的目光。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013元,不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57万元,还将排名其后的江苏甩开1.16万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各省区第一。这一数据,无疑是对浙江‘藏富于民’发展模式的有力印证。

浙江居民收入

从浙江11个设区市的数据来看,各城市在居民收入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位列全省第一。然而,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绍兴和嘉兴分别拔得头筹。这一结果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浙江经济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浙江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如丽水(衢州数据暂未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5万元,高于重庆、西安等大城市。这充分体现了浙江全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居民收入的普遍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浙江这个‘民富第一省’呢?民营经济无疑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佼佼者,拥有台州、温州等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上,浙江民营企业入围数已连续26年‘霸榜’,强势领先国内其他省份。全省市场经营主体众多,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浙江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浙江民营经济

除了民营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浙江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浙江大力布局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积极借助新风口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就业和收入增长,也提升了浙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浙江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尽管浙江全省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县(市、区)居民收入不及全国平均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级层面多次出台政策,支持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靠后的山区海岛县发展。其中,山海协作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工程,浙江山区26县累计引进特色产业项目近1.3万个,到位资金8400余亿元,各区县GDP总量大幅提升。

此外,绍兴和嘉兴这两个普通地级市在居民收入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值得关注。绍兴在2024年以83579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跑全省,成为一匹‘黑马’。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活跃的市场经营主体是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因素。嘉兴则以其连续21年领跑浙江11个设区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闻名。作为‘浙北粮仓’,嘉兴在农业强市、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致富妙招,如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通过‘飞地抱团’等方式带动农民共富。

浙江区域均衡发展

展望未来,浙江将继续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计划在‘2027年前力争推动所有县(市、区)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进一步巩固其‘民富第一省’的地位。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浙江 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民营经济 区域均衡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