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稷山回应农村公厕“建而不用”:全面排查整改,严肃追责问责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0
央视曝光山西稷山农村新公厕‘建而不用’现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核查情况属实,立即开会部署整改,全面排查公厕使用管理,落实长效机制,确保设施开放,同时纪委监委对失职人员追责问责。

近日,山西稷山县农村公厕‘建而不用’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深入运城市稷山县展开调查。

农村公厕

在稷山县农村,部分新建成的公厕外观设计精巧,选址也贴近村民日常活动区域,从规划上看充分考虑了便民需求。然而,这些本应常年开放、随时能用的公共设施,却被长期锁着门、闲置着,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民们无奈地继续使用着‘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内,旱厕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公厕地面留着脚印,一些日用品也能看出曾被使用过的痕迹,这表明这些公厕明显是被启用过的。但如今却大门紧闭,原因何在?吉家庄村作为示范村和未来乡村建设项目的试点,其新建的高标准公厕也存在同样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公厕日常不开放,只有村里有活动时才开门,目的是省却日常清理的麻烦,若使用还需自行负责打扫。

整改追责

从‘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得知,‘稷山县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项目(新建公厕)合同公告’显示,采购人为稷山县农业农村局,合同金额230.28万元,计划新建23座公厕,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但记者前往农业农村局询问公厕位置,却未得到明确答复。在实地走访中,稷山县多个村镇的新建公厕均大门紧锁,如太阳乡东里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公厕,建成后从未开放,村民仍使用露天旱厕。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 - 2025年)》明确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也要求公厕‘用得上、常受益’。然而,稷山县却出现了‘建而不用’的怪事。

7月20日晚,央视媒体对稷山县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进行公开报道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实地核查。7月21日,县委宣传部发布情况通报,确认问题属实。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把资金、人员、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同时,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山西稷山 农村公厕 建而不用 整改追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