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报电竞的男孩,从梦想赛场到直播卖耳机的转型之路

发布于:2025-07-16 阅读:1
2016年电竞专业兴起,无数青年怀揣梦想投身其中。但毕业后,现实却很残酷,岗位有限、路径不明。许多电竞专业学生未成为职业选手,转而直播卖耳机等。这一转型折射出电竞产业变革,也反映出年轻人在现实与梦想间的挣扎与选择。

2025年,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内,《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季后赛正激烈进行。当二线战队击败去年冠军队伍时,场馆内欢呼声震耳欲聋。台下观众席上,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眼中满是憧憬,而在舞台背后,大批学生正为成为电竞明星努力排练。

电竞专业

时间回到2016年,教育部批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这一消息让电竞从地下兴趣走向大众视野。当时,《英雄联盟》S6赛季火热,全球总决赛在线观赛人数超4300万,Faker第三次夺冠,Uzi也成为国内电竞的骄傲。同时,电竞商业化迅速扩张,LPL战队赞助费攀升,主播收入丰厚,青训合同下沉到初中。国内电竞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职业选手年薪首现“百万级”。

2017年后,一批批“电竞生”走进教室。他们有的是艺考生,有的是被职业战队淘汰的青训营成员。伍俊平就是其中之一,他成绩中下,擅长《英雄联盟》,常去网吧,还曾在贴吧发教学帖。他参加半职业战队试训失败后,因老师介绍选择了电竞专业。但入学后他发现,课程多是赛事运营、传播理论等,每天练习对局时间很少。

电竞行业

首批电竞本科生毕业时,行业已现泡沫破裂端倪。伍俊平的同学中,有人做内容剪辑,有人转行做品牌助理,甚至有人退学考公。伍俊平在赛事公司实习后入职,工资不高且转岗被拒。他的同学小皮也转岗到品牌部门。而那位女生从四川体院电竞管理方向毕业后考进体制内,负责电竞相关项目。

面对行业寒冬,部分从业者开始转型。曾在俱乐部担任赛事策划的林浩转型做数码产品带货,伍俊平在MCN机构选品,推动某品牌耳机销售。数据显示,前电竞从业者主导的数码产品带货专场转化率更高。

直播带货

这种转型潮折射出电竞产业的深层变革,电竞生态市场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衍生出多种新业态。如今,电竞教育也在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虽然电竞行业竞争激烈,但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选择。那些怀揣电竞梦想的年轻人,在现实与梦想的碰撞中,不断寻找新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电竞专业 职业转型 电竞行业 直播带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