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酷热难耐,空调普及为何如此艰难?

发布于:2025-07-12 阅读:1
2025年欧洲迎更热夏天,多地高温预警,极端天气致多起死亡。但欧洲空调普及率远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安装、使用成本高,电网也面临挑战。不过,空调普及是大势所趋,欧洲需解决诸多难题。

2025年,欧洲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烤箱”。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纷纷发布高温预警,西班牙西部城市韦尔瓦和葡萄牙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飙升到了46摄氏度。极端天气导致铁路停运、学校停课、公共交通瘫痪,还造成了多起与高温相关的人员死亡案例。

欧洲高温

面对酷热,开空调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欧洲空调的普及率却低得惊人。目前欧洲国家整体的空调普及率仅在5% - 20%,英国只有5%,德国更是低至3%,即便在相对炎热的南欧,如意大利、西班牙,空调普及率也不过在40%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约90%的家庭有空调,中国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60%左右。

为什么欧洲空调普及率如此之低呢?首先,欧洲大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夏季较为凉爽,对空调的需求不大,人们也没有形成安装空调的生活习惯。而且,欧洲现存大量建于20世纪中叶甚至更早的老旧建筑,为避免影响整体观瞻和市容市貌,安装空调有严格限制,部分历史城区甚至禁止安装空调外机。此外,安装空调往往需要邻里、房东及相关部门多重审批,流程堪比中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空调安装

除了安装困难,空调的购买、使用成本也让很多欧洲家庭望而却步。欧洲的空调设备价格普遍偏高,安装费用可能比买一台空调还要贵。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即便后来有所回落,电费开支依然居高不下。以德国为例,一台1.2千瓦的家用分体空调开一小时需要0.468欧元(约人民币3.90元),如果夏季每天开8小时,一个月电费就是112.32欧元(人民币935元),占当地税后月均收入(约2800欧元)的4.0%。在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空调月电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甚至达到5%。

另外,欧盟为了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积极倡导节能建筑和绿色生活方式。在这种长期的政策导向下,加上民众固有的观念,空调被视为“非必需”的高耗能设备,甚至被当作高能耗、加剧温室效应的“环境公敌”。

电网压力

然而,面对日益常态化的极端气候,欧洲空调普及率提升已经是大势所趋。但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开空调,欧洲电网基础设施能否承受住空调普及后的用电压力呢?极端高温期间,大量空调集中使用,会让用电负荷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容易造成局部电网过载、变压器过热,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有报告预测,到2050年,欧洲的空调普及率预计将从当前的约19%提升到41%左右,南欧部分国家可达70%。这将使欧洲年度总用电量增加约34太瓦时,南欧夏季用电高峰将因空调普及提升20% - 30%,对电网的调峰能力提出极大挑战。

欧洲电网基础设施原本主要是为冬季采暖设计的,空调普及后,高峰负荷从冬季转向夏季,而夏季高温时,传统火电厂冷却水短缺,又会影响发电能力,增加电力供应风险。而且,欧洲电网老化严重,约40%的配电网已使用超40年。要实现全面现代化,适应极端高温和高峰负荷,至少需要10 - 15年的持续投资和技术升级。

综上所述,欧洲要提高空调普及率,不仅要解决安装、使用成本高的问题,还要应对电网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压力等诸多挑战。这对欧洲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欧洲高温 空调普及率 能源成本 电网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