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免费乘公交:城市公共交通的两难抉择

发布于:2025-08-22 阅读:1
近期,德惠市《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关注,虽已撤销,但凸显公交难题。老龄化使老年乘客增多,公交客流下滑,多地面临运营压力。免费政策初衷好,但也存在资源矛盾。城市需平衡公益与运营,探索分时、限次、补贴等优化方案。

近日,吉林省德惠市一则《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社会热议。该通知因早晚高峰公交拥挤,为保障上学、通勤人群需求,计划对老年卡乘客分时段限乘。不过,德惠市瑞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告已撤销,将动态增加公交班次应对客流压力。

老人免费乘公交

德惠并非个例。此前河北张家口赤城公交也曾发布取消老人优惠通知,后也撤回。此类事件凸显城市公交在保障公共服务与运营效率成本间的两难。

德惠市为吉林省辖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户籍人口85.36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2万,占比16.26%。2016年,德惠推出老人免费乘车政策,财政每年补贴300万。但按此补贴,每位老人年补贴不足27元,难覆盖实际成本。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免费乘车对低收入老年群体意义重大,是其社交、就医、购物重要出行方式。但全时段免费加剧高峰运营压力。我国公交具公益性质,低票价难覆盖成本,依赖财政补贴。若财力紧张,公交企业难支持老人高峰免费乘车。

城市公共交通

事实上,全国多城已探索优化政策。如兰州60岁以上打折,70岁以上高峰半价、平峰免费但限次;成都对65 - 69岁老人每月设100次免费乘车上限;上海2016年取消免费乘车,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一新指出,通过调整优惠价格、设免费次数限制或综合津贴替代等方式,可引导老人错峰出行,释放高峰运力。但所有免费福利都有成本支撑,若免费范围扩大或刚性执行,可能损害政策基础。

近年来,私家车、轨道交通、电动车等发展,使公交客流量承压。2025年上半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同比下降5.0%。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0%,65周岁及以上占比15.6%。老龄化与客流下滑叠加,平衡公益福利与运营效率成公交共性难题。

政策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程世东认为,公交福利要与地方财政匹配,公交企业需盈亏平衡。杨新苗提到,公交企业票款难抵成本,县级公交服务萎缩,免费群体扩大加剧现金流压力。国家已出台政策引导,如鼓励有条件地方用综合津贴替代优惠乘车政策。

为应对挑战,城市公交应将老年出行福利从普惠转向精准。如太原为60岁老人每月设60次免费乘车;上海发出行津贴。同时,提升公交吸引力,优化站点周边步行环境也很关键。总之,需在保障老人出行权益与公交运营效率间找到平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人免费乘公交 城市公共交通 政策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