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庞众望:身负重担,科研报国
8月16日,清华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获《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此前网传他获300万奖学金设教育基金为假。他出身困境,父亲病、母亲残,自己有先心病,但他乐···
2025-08-18
8月16日,一则温暖又励志的消息传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获颁《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然而此前网络上却有传言。称他通过科研获得300万奖学金。还以母亲之名设立教育基金全额捐出。
8月17日。抖音“辟谣卡”向庞众望本人确认。网传信息不实。庞众望表示。当前并未因科研获得巨额奖金。但他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妈妈对自己的期望。
今年26岁的庞众望。出生于沧州市吴桥县。他的家庭情况十分特殊。父亲因病无法与人交流。母亲下肢残障行动不便。而他自己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庞众望从未自怨自艾。他不断奋发图强。
他曾在采访中说。“从小我妈妈就把我教育得挺乐观的。她常说人要往前看。我妈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要去难受?”这种乐观的心态。支撑着他一路前行。
2017年。庞众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刚进入大学时。庞众望曾很在意别人的目光。“不是说在意别人看不起我。而是我害怕会有负众望”。
在本科的学习与科研中。庞众望找到了方向。临近毕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后。他获得直博资格。只是母亲已遗憾离世。
母亲过世后。庞众望说自己很少在母亲面前流露语言上的情感。更愿意用行动来表达。“我觉得她给我起了这样的名字。我能够做的就是在未来不辜负她给我起的名字。”
如今。庞众望牢记母亲“为国家做贡献”的期许。立志科研报国。他说:“我现在就是想努力把科研做好。向所有人展现中华儿女骨子里的那种韧性还有奋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要坚定地走下去。”
资料显示。庞众望是河北沧州市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人。2017年高考。他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
2021年。庞众望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奖学金。还被评选为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博士研究生期间。庞众望除了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他从事的光网络信息感知相关研究。面向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此前。庞众望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人生的前18年里。他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命悬一线。曾为母亲住院挨家挨户借钱。也曾为还债捡废品赚钱。
对于母亲庞志芹。庞众望充满感激。他回忆起母亲时说。“从小到大。感觉我妈妈教我的很多。她就说过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从小我妈妈把我教育得是个挺乐观的人。我妈妈经常说人要往前看。因为我妈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要去难受?”
2020年。庞志芹因病住院。在家人的陪伴下。她走完了自己48年的人生。据央视新闻披露。庞志芹住院那段时间。庞众望正在面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庞志芹临终前。听到了儿子面试通过的好消息。
“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庞众望就像这样。一路披荆斩棘。向着科研的高峰不断攀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8月16日,清华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获《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此前网传他获300万奖学金设教育基金为假。他出身困境,父亲病、母亲残,自己有先心病,但他乐···
2025-08-18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本科录取通知书因附赠南极海水吊坠成“全网最浪漫录取通知书”并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求购,二手平台有人标价5000元出售。学校回应官方不···
2025-08-08
暑期各地掀起非遗体验热潮,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依托非遗场馆和资源,开展丰富活动。孩子们可学靛青白花印染、制作陶瓷、体验苏绣等,还能参观展览、参与研学课···
2025-08-07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降级报志愿”趋势明显。5位高分女生放弃浙大、中大等名校,选择定向就业非985、211学校或家乡二本定向师范、医学院。有人失落,有人心安,···
2025-08-04
本文聚焦武汉大学最新动态,有王行环团队揭示气候变化住院负担研究,全球首个“稻米造血”创新药获批。还涵盖2025年6月博士论文“网上评议”通知,以及众多师生学···
2025-08-01
最新资讯
清华博士庞众望:身负重担,科研报国
中国海大“浪漫录取通知书”南极海水吊坠二手平台标价5000元,学校提醒谨防诈骗
暑期非遗热潮,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高考高分女生逆向报志愿,为稳定放弃名校
武汉大学科研与学术动态聚焦
民办本科大幅降分补录,危机与挑战并存
贵州多名考生被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误录,16人决定复读
2025 年高考专业大洗牌:昔日热门不再,新兴专业崛起
389分“捡漏”郑州大学,志愿填报引深思
674分上福耀科技大学引争议,考生坚定回应